2008年奥运营销不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奥运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传播舞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很多企业都吹响了奥运营销的号角,但是,如何将奥运元素与企业品牌实现良好的结合,如何能够做好奥运营销,这是很多奥运营销企业关心的问题。盛世指标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奥运营销需要将品牌的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而“追求卓越”、“激情”、“科技”、“全球性”等奥运的价值元素可以作为品牌的核心诉求实现和奥运的对接,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和联想等企业被誉为是表现最好的借助奥运进行营销的企业。该项结果来自于2006年7月盛世指标通过5isurvy互动调查平台针对国内310家大型企业的营销副总和市场部负责人进行的在线调查。
奥运营销是品牌战略的营销
奥运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事,能够吸引无数的体育爱好者的眼球,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利用好奥运会营销,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推动品牌价值传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使用的策略得当的话,借助奥运会进行营销不但能快速建立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还能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与认知度,达到比平时广告或公关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奥运营销并不是只要成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或赞助商,就意味着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而是如何借助奥运会进行整合的营销传播。本次调查的大型企业营销负责人认为,企业借助奥运开展营销活动是否成功,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否和奥运的精神一致”(50%),其次是“品牌知名度是否借助奥运得到较大提升”(47.1%),再次是“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否准确地传递给了消费者(42.9%)”。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奥运营销是长远的战略考虑,需要将品牌的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企业需要围绕这个营销平台确定长期的市场计划和营销战略。据北京奥组委相关人员透漏,以往中国企业赞助中国奥委会的经验表明,相当多的赞助企业都没有很好地使用赞助权,在以巨额资金赢得赞助资格后,许多企业忽视或无力进行后续投入和营销开发,因此未能下好奥运营销这盘棋。奥运营销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富有远见的战略行动。
附图 企业借助奥运开展营销活动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奥运营销要挖掘好奥运的文化内涵
奥运会吸引全球瞩目,不仅仅是其比赛的竞技性,更重要的是奥运的精神和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等体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内涵。对于企业来说,奥运营销并不是简单的将产品和品牌的营销加上奥运的“烙印”就代表利用了奥运营销,实际上,高水平的奥运营销不能只是为了追求时尚,刻意地将奥运融入到宣传活动中,而是要能够将奥运精神与企业的品牌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企业品牌元素和奥运文化内涵的对接。本次调查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追求卓越”、“激情”、“科技”、“全球性”、“合作”“多元化”、“团结”等元素可以作为奥运营销的品牌契合点。
附图 奥运的哪些元素可以应用到企业的品牌营销中
注意的是,如果企业的产品与奥运的连接过于牵强,就难以使目标消费者对运动的热情转移给产品,比如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产品和能源和汽车行业有很大关系,如果仅仅是在产品的诉求后面强调是2008的奥运合作伙伴,奥运营销的作用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但是如果将汽车的动力和运动活力之间找到连接点,或者从“绿色奥运”的角度出发,就能很自然地将产品与奥运联系起来,从而反过来加深人们对于品牌的印象。
本次调查对奥运包含的价值元素进行了与各个企业的品牌元素吻合度测试,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企业品牌在奥运内涵元素的挖掘上,需要考虑行业的特点和企业品牌的内涵来和奥运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比如,IT/互联网/通信行业与奥运元素比较吻合的是“追求卓越”、“激情”、“自信”、“参与”和“科技”,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则需要体现“全球性”和“科技”,快速消费品则是“绿色”、“运动”、“力量”、“活力”元素,金融/服务业则是“奋斗”、“超越”、“和平”等元素更加能够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因此,奥运营销应该成为品牌和消费者改善彼此关系的重要工具,双方借奥运会产生共鸣,双方共同的焦点放在了让人热血沸腾的奥运比赛上,把奥运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当中,并由此形成共鸣。
附图 奥运的元素与不同行业品牌之间的对应度
标杆企业:中国企业奥运营销得到肯定
截至到目前,先后有1家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11家企业成为北京2008合作伙伴,9家北京2008赞助商,5家企业成为了北京2008独家供应商,各个企业都开始了各类奥运营销活动。但是这些合作伙伴目前的表现如何呢?受访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认为,截至到目前,奥运营销表现最好最具代表性的10家企业排在首位的是可口可乐,其次是联想,往后依次是三星、中国移动、阿迪达斯、青岛啤酒、伊利、VISA、中国国际航空和海尔。
附图 奥运营销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TOP10
应该说,以上的企业不仅考虑了企业品牌和奥运会的元素完美结合,同时也将奥运营销作为了体育营销的长期战略,例如,可口可乐长期以来赞助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实际上体育营销已经成为其品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与可口可乐“乐观奔放、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品牌精神实现了有机的融合,让可口可乐的品牌特点得以清晰地展现;而中国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应用也开始成熟,比如联想得到了企业界的一致认同,就在于联想启动了奥运营销计划之后,围绕奥运和体育营销开展了众多系统的整合营销活动,让人们将联想的品牌和全球化和奥运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而在表现最好的TOP10中,中国移动、青岛啤酒、伊利等企业的营销方法也值得广大奥运营销企业借鉴。
总体来说,奥运营销不是一个简单的“奥运+企业”的营销组合,在奥运营销的整个流程中,系统的营销规划和行动,将奥运与品牌战略的结合,对于和企业品牌元素相吻合的奥运内涵的挖掘,都是参与奥运营销企业需要认真关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