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经济总量可表示为若干影响因素之和,这种总量具有“和”特征。如国内生产总值=一产业增加值+二产业增加值+三产业增加值。这种总量称为“和”变量。“和”变量的一般数学形式为:
其中,Z是总量,Vt是总量的构成因素。在“和”变量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总量增长速度和分量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下面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来说明这种关系。
设t年经济增长速度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V2t和V3t,(t-1)年三次产业构成为K1t-1,K2t-1和K3t-1,则有Vt=K1t-1×V1t+K2t-1×V2t+K3t-1×V3t (1)称为速度方程。这个方程的推导过程是容易的。
用Zt、Z1t、Z2t、Z3t分别表示用t-1期价格表示的t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就有:
整理后即为速度方程(1).
这个关系式将速度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统一到一起,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来。由于速度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因此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而且结构是上期的,永远已知,看起来简单,但用起来非常方便。
方程(1)是对速度计算过程的高度抽象,可以推广到一般,有n个组成部分情况下:
这个公式可以应用于不同方面。主要有:
(一)进行因素分析。一个社会经济变量的变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中,有的因素影响大,有的因素影响小,有些因素的影响是本质的,有些是表面的可以忽略不计。研究各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就是因素分析。这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有用。因素分析的任务主要是两个:首先要确定出诸多影响因素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可以忽略不计的;然后,将每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用数字表示出来。在“和”变量的情况下,用速度方程进行因素分析是非常有效的。用这种方法研究各部分增长对总量增长的贡献,包括对总量的贡献率和对总量增长速度贡献的百分点。研究贡献率和贡献百分点,既简单又方便,而且在某一构成部分当期增量为负,增速下降时,用起来也很自然,其经济意义也很容易说明。I部分对整体的贡献率为 ,对整体贡献的百分点为Ki·Vi。
其中V和Vi分别表示变量Z和Zi的增长速度,Ki表示基期变量Zi占总量Z的比重,αi表示了各构成变量增速对总量增速的贡献率,Ki·Vi表示在Z的增长速度V中,有Ki·Vi个百分点是由变量Zi带来的。
例1:200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21.9,47.1和31,2002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为4.5%、11.5%、10%、问:
(1)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2)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中产业各贡献多少个点?
(3)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容易得到答案:
(1)0.219×4.5+0.471×11.5+0.31×10=9.5%
(2)0.986、5.42、3.1
(3)10.4%、57%、33%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得到的结论却是很有价值的,可以为宏观调控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建议。
(二)用于经济预测特别是短期经济预测。
1.一种实用的预测方法。预测是对事物发展前景的判断。在市场经济中,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企业,政府或投资者都非常重视预测,希望更多地了解和把握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政府来说,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好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是很有用的。预测的方法很多,已经形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就经济预测来讲,使用速度方程进行预测将使问题变得非常简单且有效。因为在速度方程中,结构数据已知,未知的仅是各构成部分的速度,而且根据当前掌握的信息,总可以把某些未知量确定出来。比如,每年10月份左右,全年粮食产量基本可定下来,畜牧业增长根据前期发展情况也可基本预计出来,因此根据农业内部构成,就可以确定全年一产业增长速度;同样的,根据相关信息也可确定出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已知的上年的产业构成和各产业的预测速度代入速度方程,即得经济的增长速度。我们每年三季度在进行全年预测时,多次使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是一种实用的预测方法。
例2:运用历史数据,预测2000~2020年河南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是一个长期预测问题,可以有很多预测方法,实际工作中我们从两个途径入手进行预测。
途径1.速度方程法。根据1949~2000年的历史数据和相关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预测,确定21世纪前20年河南省一、二、三产业增长速度年均为5%、9%和10%,而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根据速度方程确定2000~2020年河南经济增长速度年均为:V=0.226*5+0.47*9+0.304*10=8.4%
途径2.相关分析法。河南的经济结构和地理位置决定,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历史规律是:河南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高1.1~1.4个百分点。“十六大”确定了本世纪前20年全国经济年均增长7.2%的目标。因此,2000~2020年河南经济增长速度年均为8.3~8.6%。
结论:根据预测结果,考虑到未来河南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们提出了2000~2020年河南经济年均增长8.5%结论,并及时以《统计报告》提供给省委、省政府参考。这个结论最终进入了河南省委的决议,被省委全会确定为本世纪前20年河南经济的发展目标。
2.对预测结果进行约束、调整和修正。运用速度方程的过程,实际上是现有产业结构对速度的约束过程,经过几次产业结构的约束调整,往往使各产业和总量的增长速度更接近于实际。在调整和预测的过程中,还可多方向操作,即先确定Vt,V1t,V2t和V3t中任意三项,计算出另外一项。因此,速度方程可以用来对预测结果进行约束,调整和修正,这是其在预测工作中的又一应用。
3.速度方程也提供了一种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的途径。例如预测经济增长速度,一种是直接预测GDP的增长速度;一种是预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利用速度方程计算出经济增长速度;一种是预测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的增长速度,利用速度方程计算出经济增长速度。多种方法的预测结果相互验证,提高预测的精度。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讲速度方程丰富了预测学的内容。
(三)用于数据管理和调控。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调控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增长速度严格受制于经济结构,又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方程(1)把速度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公式严密地描述出来,将速度放在产业结构中检验后即可发现存在的问题。因此,可用来管理和调控数据。
1.衔接发展计划或者规划。每年全国及各地区都要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逢“五”和“十”年份还要制定5年发展计划,在计划中要涉及到各方面的指标,如GDD、一、二、三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速度等,这就要求这些指标要相互衔接,协调一致,否则就会出现问题,给经济建设带来危害。而在所见到的计划中,指标不衔接的情况不断出现。例如,GDP和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而使用速度方程,可以从数量上使各方面的发展指标相统一,为科学制定发展计划提供数量依据。
2.调控地区核算数据。长期以来我国地区核算与全国存在“棚架”,各地区之和大于全国。在地区核算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因此,要对各级核算数据进行调控。由于地区是全国的构成部分,因而可以用速度方程来调控地区核算数据。
3.管理统计数据。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预计。一般根据职责分工,不同的数据由不同的部门做出预计,比如农业增加值,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主要畜牧产品产量要由不同部门分别预计。因此,预计结果难免有差错。可以利用这些指标之间的结构关系和速度方程对各种预计数据进行管理,以提高预计结果的准确性。
(四)还可以用来分析和计算地区经济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和贡献率。地区贡献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即贡献百分点,地区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地区的贡献所占的份额。
例3: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的贡献和贡献率。因为整体经济可以看作是各地区经济之和,因此可以用速度方程来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和贡献率。利用这种方法和我国有关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计算,1997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贡献和贡献率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1997年我国三大地区中,以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最大,贡献率60.4;其次是中部地区,贡献率在27%;西部地区的贡献率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