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CPU
调查地点:CPU市场
调查机构:中关村在线 ZDC
报告来源:中关村在线
报告内容:
一、市场概述及ZDC观点
2006年处理器市场在技术和性能方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英特尔和AMD两大巨头在2006年一开始便拉开了对决的序幕。
回顾2006年市场可以看出,在年初,处理器市场出现了4MB大容量缓存;年中两大巨头连续掀起降价风暴,并且分别推出了各自新系列处理器,AMD将旗下的全线产品全面过渡到统一架构的AM2时代,英特尔则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酷睿处理器;在年末,四核处理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又一焦点,11月2日英特尔推出了分立式四核心QX6700处理器,同时也将缓存容量带入8MB时代,12月13日AMD“4X4”QuadFX平台也在国内正式发布。
为了使消费者对2006年CPU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普通用户也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明晰市场的发展方向,消费调研中心ZDC对2006年度CPU市场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
·CPU市场品牌结构关注调查,包括整体与季度市场品牌格局、品牌关注度走势、产品线分析四大方面;
·产品规格关注度调查,包括不同L2缓存整体市场关注度与全年关注度走势两方面;
·价格变动调查,包括不同价位关注度分布、整体市场价格走势调查与各系列产品价格走势调查三大方面。
·媒体预测分析,包括整体市场预测、市场重点预测、产品特征预测、技术发展预测与市场发展潜力预测五大方面。
本次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揭示:
·从品牌的角度上看
其一,英特尔独霸市场56.6%的用户关注比例为56.6%,其全年12个月蝉联冠军。AMD则以43.4%的关注比例位居英特尔之后。从四个季度的关注度走势上看,四季度英特尔均占领先优势,Q2两大厂商的关注度差距最大。
其二,从品牌的关注度增长上看,1月到12月两大厂商的关注度波动幅度较大,5月份英特尔的关注度创新高,而AMD则在10月份的关注度最高。
·从产品的角度上看
由于现在仅有478接口赛扬和754针闪龙使用256KB的缓存,而这两种产品都已经进入停产清库存阶段,因此256KB缓存处理器的销售量和关注度逐渐下降。512KB缓存的CPU则占据了市场主流。2MB缓存CPU虽然其关注比例较低,但从其关注度上看,其关注比例上升趋势明显。
·从产品价格的角度上看
其一,从整体市场上看,600元以下与600-800元之间的CPU成为关注度最高的两大价位区间,从关注度走势上看,600元以下CPU具有较强的购买潜力。
其二,从各列产品的价格走势上看,在低端市场中,Sempron降势突出,价格降幅达到49.06个百分点,赛扬D系列产品则在价格占据优势;在中端市场中,两大系列产品价格呈现逐步下滑,而Athlon64降幅突出;在双核市场中,奔腾D呈现咄咄逼人降价态势,而Athlon64X2的价格上涨状况时有发生,12月底奔腾D均价下降至832元,而Athlon64X2最终市场均价停留在1717元。
二、品牌结构关注调查
(一)整体市场品牌结构——英特尔独霸市场56.6%关注度,AMD仅为43.4%
(图)2006年度中国CPU市场品牌关注度分布
在多年的CPU市场战争中,英特尔与AMD争相过招,在不同的产品线上,两大厂商各自拥有相应的武器。由于产能不足等原因,AMD的产品线相对较短,其处理器以廉价,实用为特色,深得DIY玩家的推崇。而英特尔则拥有较长的产品线,规格细分较多。
2006年度CPU市场的品牌格局看出,英特尔以绝对的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所获用户关注比例为56.6%。在2006年的月度调查中,英特尔连续12个月蝉联冠军,其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可见一斑。AMD则以43.4%的关注比例位居英特尔之后。
从品牌的角度上看,2006年CPU市场两大厂商的竞争空前激烈
在上半年,英特尔方面主要致力于双核普及和制程提升,推广的主要产品有奔腾D9X0以及奔腾46X1系列处理器,为了体现其在制程方面的领先地位,英特尔加快了向65纳米平台过渡的步伐。5月末,英特尔将65纳米赛扬D35X推向市场,赛扬D也实现了缓存容量的翻倍。英特尔重头内容还有双核处理器的迅速普及,代表产品为奔腾D820以及奔腾D805。AMD方面,其在上半年主要是提升754和939平台单核处理器的性价比,在5月23日AMD提早发布了新生代AM2平台处理器,为其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而Athlon64的快速普及则成为AMD上半年明显的优势。
在下半年,英特尔将主要精力放在赛扬D、奔腾4以及奔腾D的普及上,7月27日酷睿2处理器全球同步发布,这一杀手锏的推出,使得英特尔在双核的争夺上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在11月2日英特尔还推出了分立式四核心QX6700处理器,同时将缓存容量带入8MB时代。AMD方面,其在7月末将速龙X23600和3800+处理器普及,进入11月后,普及的对象转移至X24200/X24400+/X24600+/X24800+等处理器。此外,12月13日AMD“4X4”QuadFX平台在国内正式发布,再次为专业级多媒体玩家带来了强劲的影像处理平台。
从产品的角度上看,2006年CPU市场上涌现出不少人气颇高的产品
在英特尔方面,低端市场赛扬D341/346/352/356相继上市,受到入门级用户的关注;奔腾D820率先引领双核走向普及,凭借其较高性价比受到青睐;3月末亮相国内市场的奔腾D805,凭借长达八个月的价格优势,获得较高人气;奔腾D915/930/945作为新一代拥有4MB缓存的双核处理器,取得了不错的销量;酷睿2E6300和E6600处理器一上市,就受到广泛关注。
AMD方面,AM2平台闪龙和速龙因集成了DDR2内存控制器,而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AM2速龙X23800+率先引发AMD双核的大降价,使其关注度走高;随后上市的速龙X23600+成为AMD首款跌破千元的双核产品,使其颇受玩家的关注。
(二)各季度市场品牌格局——四季度英特尔均占领先优势,Q2两厂商差距最大
(图)2006年Q1~Q4两大CPU品牌关注度分布
通过两大厂商四季度的关注度走势上看,第一季度英特尔以58%的关注比例超过AMD,第二季度步入淡季后,两大巨头除了常规的降价之外,开始进一步引入新的产品以丰富自已的产品线,由于英特尔展开了大幅的降价活动,使其部分产品处在极具诱惑力的价位上,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并带动其关注比例的上涨,在第二季度获得近60%的关注度,而AMD的关注比例则下降至40.4%。
第三季度,酷睿2的上市引发大降价,英特尔与AMD均实施了大幅降价策略,而英特尔的关注比例出现5.6个百分点的下跌,获得54%的关注度。AMD的用户关注度则出现上涨,关注比例为46%。
第四季度处于在“金九银十”之际,英特尔和AMD又开始了激烈的竞争,英特尔的关注度也在此时再次出现上涨,达到55.1%,AMD的关注度则下降至44.9%。
(三)两大厂商关注度走势调查——全年关注度波动幅度大,5月英特尔创新高
(图)2006年度1-12月英特尔与AMD的关注度走势
从2006年12个月两大CPU厂商的关注度走势上看,英特尔处理器的关注度一直保持着领先的态势,并在4月和5月份达到了60%以上的关注度,而AMD在用户关注度方面一直不及英特尔。从两大厂商的关注度差距上看,5月份是二者关注度悬殊最大的一个月,10月份二者的关注度差距最小,可以看出,这两个月处于一年中的两大黄金周,可见,节日效应对用户的关注度影响较大。
1月份英特尔以57.4%的关注比例超过AMD,2月份是IT市场的传统消费淡季,使得英特尔与AMD的关注度基本与上月持平。从3月份开始,英特尔的关注度呈现上升的态势,受五一黄金周的影响,CPU市场出现喜人降价,英特尔的关注度也创造了2006年的最佳记录,达到61.2%。而AMD关注度则在这三个月中持续下滑,并在5月份跌至谷底。
但从6月份开始,由于新AM2接口发布后,AMD也陆续添加了一些新品,从入门的闪龙3400+直到高端的双核速龙X25000+,这些产品都成为与英特尔抗衡的武器,促使AMD处理器的关注度持续增长,并且在国庆黄金周的影响下,10月份关注度达到了47.8%,也就在10月份二者关注度相差最小。11月份英特尔推出了分立式四核心QX6700处理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使其关注度再次回升,达到56.9%。临近年末,两大厂商的关注度波动不大,截止12月份英特尔的关注比例为57.2%,AMD的关注比例为42.8%。
以下是2005与2006年度两大CPU厂商市场关注度增长率状况对比。
(图)2005与2006年度两大CPU厂商市场关注度增长率状况
年末与年初的关注度变化幅度称为市场的关注度增长率。整体来看,英特尔处理器在2005年度的累计增长率为11.4%,相反,AMD则出现了11.4%的负增长。但从2006年的关注度增长状况来看,英特尔关注度增长的势头被遏制,并出现了0.2个百分点的下滑,而AMD则出现了0.2%的上涨。
(四)两大厂商产品线结构对比
1、英特尔处理器——主流市场的产品广泛,奔腾4与奔腾D系列是主力
(图)2006年度英特尔CPU产品线分布
在英特尔的产品线中,其在主流市场的产品分布数量最为广泛,主要是奔腾4以及双核奔腾D系列。奔腾4系列包括了LGA775接口以及Socket478接口的产品,主流热门奔腾4型号包括517/524/531/630等,主打主流市场中的低端线。而Socket478奔腾4的价格在600元以内,定位于入门级用户,进入2006年,英特尔逐渐将产品架构过渡到LGA775平台,Socket478接口处理器濒临停产边缘,因此478阵脚奔腾4纷纷清仓甩货。
英特尔在主流市场主推的还有双核奔腾D系列,奔腾D805/820/915三款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奔腾D系列采用Netburst架构,其在性能方面表现突出,产品的性价比也较高,尤其是散装的奔腾D805,目前价格不到600元。
英特尔在低端市场的主力为赛扬D系列,目前赛扬D包括了主流LGA775接口以及Socket478接口的产品。LGA775接口赛扬D共有326/331/336/341/346五款型号,其生产工艺为90纳米,二级缓存均为256K,价格在400-500元之间。采用Socket478接口赛扬D规格基本与LGA775接口的产品相同,大部分散装产品价格在300元以下,面向于升级用户。
英特尔在高端市场上则显得较为突出,主要是全新架构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发布,这一杀手锏的推出,使得英特尔在双核的争夺上暂时处于领先地位。酷睿2在性能方面的表现超过了AMDX2系列产品,超频能力表现突出,除了价格比X2系列高之外,酷睿2已经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了上风。
2、AMD处理器——Athlon64系列担当主力,低端主要武器是闪龙
(图)2006年度AMDCPU产品线分布
AMD方面,目前在主流市场Athlon64系列担当主力,包括了Socket754接口、AM2接口与Socket939接口的产品,Athlon64系列采用了90纳米工艺制程,L2级缓存达到了512KB。
AMD低端市场上的主要武器是闪龙系列产品,其中,AM2接口的闪龙系列为主,Socket754及Socket939接口为补充。AM2闪龙系列拥有2800+/3000+/3200+/3400+热门型号,除了闪龙3400+以外,其他型号价格都在500元以下,尤其是闪龙2800+,成为入门级用户的首选。除主流的AM2闪龙外,在300元以下还有很多754与939接口的闪龙。对于这部分产品来说,价格就成了唯一的优势。
AMD在高端市场投放的是双核Athlon64X2系列,包括了AM2接口与Socket939接口的产品。其采用了90纳米生产工艺,L2级级缓存大多为1MB,X2系列产品的性能突出,在多媒体处理中拥有较大的优势。
三、产品规格关注度调查——512KB缓存占主流,2MB缓存CPU上升趋势明显
(图)2006年度不同L2缓存CPU关注比例分布
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目前AMD主流处理器L2缓存为512KB,英特尔主流赛扬D使用了512KB缓存,因此,512KB缓存的处理器占据市场主流地位,获得27.5%的用户关注度。
其次是1024KB缓存CPU,占据22.1%的关注比例,Athlon64X2则使用了1024KB缓存,奔腾45XX系列也使用了1024KB的缓存。
256KB缓存CPU的关注比例为21.0%。2048KB缓存CPU由于其价位定位过高,其关注比例较低,获得20.9%的关注比例。奔腾6系列和双核奔腾D则使用了2048KB的缓存。
以下是2006年1月至11月不同L2缓存CPU关注比例走势状况。
(图)2006年1-12月不同L2缓存CPU关注度走势
由于现在仅有478接口赛扬和754针闪龙使用256KB的缓存,而这两种产品都已经进入停产清库存阶段,因此256KB缓存处理器的销售量和关注度逐渐下降,数据显示,256KB缓存CPU的关注比例从年初的33.0%逐步下滑至12月的9.0%。
512KB缓存CPU在1月至5月的关注度走势平稳,保持在22个百分点左右。从6月份开始,其关注度呈现上升的态势,截止12月份,其关注度达到了31.8%。
1024KB缓存CPU上半年的关注度逐步下滑,并在6月份下降至最低谷,但从7月份开始,其关注度开始回升,并且逐步走高,在12月份达到25.4%。
由于奔腾46XX系列和双核奔腾D均使用了2048KB的缓存,并且这两大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的人气颇高,这使得2048KB缓存CPU的关注度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其从1月份的13.7%提升至12月的24.5%。
|